第 7 章 学位论文写作细则
本写作细则来自于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非正式版的参考模板,以供大家学习。
学位论文很多的错误源于凌乱的格式。
为规范学位论文写作,本章结合工科学位论文的特点,参照学术出版规范,就图、表制作,名词、术语、单位、符号、数量等的使用规范化进行了说明。
7.1 关于图
参照CY/T 170-2019《学术出版规范 插图》[12]标准执行。
论文中的图一般居中放置,大小要合适,宽度不得超过文字边缘,图中文字一般不大于五号;图像分辨率应尽量不低于300 dpi;若为自画图,尽量采用中文标识,图中文字经缩放后,字号不得大于五号;图注也只需加注中文,宋体,五号。若引用文献中的图,应在图注最后标注引用,图注后无需加标点符号。文中所有的图都应予编号,图序号按“章”进行编号,如图7.1所示:
![大脑基本结构示意图[1]](images/fig.jpg)
图 7.1: 大脑基本结构示意图[1]
制图时请注意:
内容与形式应力求统一。风格、体例应一致。线条图应清晰,线型选用、线条粗细应规范,色调准确,图形布局合理、大小适当。连续色调图应清晰,层次感和饱和度适当。
每幅都得有图题。图题应准确、简明地阐释该图内容。
图应与正文内容相关。应选择能有效传达关键信息的图,应具有自明性、简明性、科学性和艺术性。
结构示意图、原理示意图和流程图的设计制作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。
坐标曲线图的坐标轴、标值线的画法应规范,标目、标值、坐标原点应标注完整、规范、统一。
图中涉及标志用图形符号、设备用图形符号和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。图中的术语、数值、符号等应与正文其它图中的表述一致。
图应尽量与相应的文字靠近,根据排版可放在文字的下方或上方。各章节不能因为图的原因出现大段留白的现象。
图中应有对于需特别说明问题部分的标识说明,如图像中需给出比例尺,在彩图中给出Color bar等。说明字体与比例尺的字体应至少比正文小一号。
7.2 关于表格
学位论文中的表格要使用三线格,居中放置。表格题目应居中放置于表格顶端。仅需提供中文表头,表头及表中文字应小于正文字号,一般为宋体,五号;若其中含英文或数字时,字体为Times New Roman,五号。表格题目与表格尽量不要分页。实在需要分页时,请在下一页续表。若该表完全源于文献,应在表格题目最后标注引用。标头最后不加标点。如表 7.1所示:
疗效指标 | B.组 | A.组 |
---|---|---|
手术时间/min | 57.67±11.48 | 83.17±20.48 |
术中出血量/ml | 21.67±9.94 | 16.25±6.08 |
术后肠道恢复时间/d | 1.73±0.46 | 1.42±0.52 |
术后引流量/mL | 17.80±6.32 | 20.33±6.53 |
术后拔管时间/d | 5.60±0.99 | 5.00±0.60 |
术后住院天数/d | 6.60±0.99 | 6.42±0.99 |
患者满意评分/score | 84.67±3.62 | 88.50±4.15 |
切口美容评分/score | 82.53±4.39 | 86.17±4.18 |
一般情况下,表应放在文字的下面,有时依据排版的需要,也可以放在文字上方。但无论如何,图应尽量与文字靠近。
表格序号按“章”进行编号,如第 3 章第 1 个表为“表 3-1”,以此类推。
表格内容与正文配合应相得益彰,内容适合用表表达。
表格应具有自明性和简明性,栏目设置应科学。
表格中的数据应具有完整性和准确性。
表格中连续数的分组应科学,不得重叠和遗漏。
表格中的数值修约和极原数值的书写应符合 GB/T 8170 的规定。
表格中的量和单位的名称、符号及书写应符合国家标准 GB3100~3102—93量和单位的系列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。
表格中数字形式的使用应符合 GB/T 15835 规定。
表格中的科学技术名词应符合 CVT 119 的规定。
表格中的术语、数值、符号等应与正文以及同一文本中其他表格中的表述一致。
全书的表格的表号、表题,表头、表身、表注的格式应统一。
7.3 名词、术语
学位论文存在大量的专业名词与专业术语,针对同一内容的名字、术语有多种表达方式时,原则上以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为准,并尽量符合最新的国家或行业规程、规范。若属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最新公布的各类学科的“名词”,则须严格执行,且在全文中统一。
外国专有名称在释文中首次出现时,应附原文和简称。例如:“美国垦务局(United States Bureau of Reclamati,USBR)”、“美国大坝委员会(United States Committee On Large Dams,USCOLD)”。在同一条目中再次出现时可采用中文或英文缩写。
7.4 符号、单位的使用
标点符号的使用,应符合国家标准 GB/T 15834-2011《标点符号用法》。
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(简称法定单位),应符合国家标准GB 3100~3102-93量和单位的系列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。
表格及插图中,使用单位符号,不使用单位名称和单位中文符号。叙述性文字中,优先使用单位符号。必要时,可使用单位名称,但不可使用单位中文符号。如:流量为11400 m3/s,不可写作流量 11400 米3/秒。
两个物理量(量值加单位)在表示范围时,两个量值用波浪线“~”连接后使用一个计量单位,如:应写作 800~1500 m3/s,而不写作 800 m3/s~1500 m3/s。
7.5 数字的使用
数字的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 GB/T15838—2011《出版物上数字用法》,同时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。
以下情况应使用阿拉伯数字:
统计表中的数值,如:正负整数、小数、百分数、分数、比例。
物理量量值,如:150 m3/s,200 kg,注意数量与单位之间应有空格。
非物理量量值。如:21.35 元,480 人。
当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混用时,要顾及上下行文的协调一致。
两个百分数表示范围时,要使用两个百分号,如 15%~20%,不可写成15~20%。
专业性科技出版物上的多位数字,应从小数点算起,每三位留空半个数码位置,不采用传统的以千位撇“,”分节的办法,如 3800000应写成 3 800 000,或写成 380 万,而不要写成 3,800,000。
以下情况应使用汉字数字:
定型的词、词组、成语、惯用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词素的数字。如:星期六、四氧化三铁、五省一市、“八五”计划、第三季度等。
相邻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,连用的两个数字间不得用顿号“、”隔开。如:二三米、十三四吨、一千七八百元。
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的整数一至十。如:一个人、三本书、五个百分点等。
带有“几”的数字,表示概数。如:十几天、几千年等。
7.6 其它应注意的问题
7.6.1 关于文献引用
在学位论文撰写中,凡是文字、图、表来自于参考文献的,必须要加注文献信息。国际惯例:与他人文章有20个字连续雷同的就是抄袭。抄袭是必须严禁的行为, 否则害人害己。建议大家最好用自己的理解来撰写相关内容,特别是第一章绪论中更应注意。
在引用参考文献时,不要将文献标识直接写在某一小节的标题上,这将被视为整节内容都是引用;如有某几句话完全来自文献的,则在这部分内容的最后一句的结束加文献标注。
在课题组内部,经常出现多位同学做相近的课题,或课题的关联性较大。每个学生介绍研究背景或实验室材料与方法时,请尽可能用自己理解后的语句去撰写, 以避免雷同,千万不要图省事将前一届学生的论文大段地照搬过来。有些图若是能自己画的,最好自己重新画一遍,以示区分。
7.6.2 公式
公式中主要字母的字号与正文一样(即小四号),尽量避免图片转贴过来的公式。公式编号根据章节按顺序进行编排,如第2章第3个公式,标注为2-3,将公式编号以右对齐方式排列,但注意公式是以居中的格式排列的(类似教材中的通用格式)。
7.7 本章小结
本章主要介绍学位论文写作的规范化要求,包括图、表制作及其与正文的对应关系;专业名词、术语、单位、符号及数字的使用等。